访问旧版 | 管理登录


当前位置: 首页>>理论学习专题>>平“语”近人>>正文
取法于上,仅得为中;取法于中,故为其下。 ——《在河南省兰考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》等文中引用
2022-12-27     (点击: )

■ 解读

标准是一面镜子。标准高一点、要求严一点,镜子的“分辨率”就会高一些,那些“不是问题的问题”才能纤毫毕现。无论是在教育实践活动中,还是在平时的工作中,标准决定质量,有什么样的标准,就有什么样的质量。正因此,习近平同志才强调,“较高的工作标准是一种动力”。有了高的标准,大家就会用这样的标准要求自己;而一旦放松了标准,就容易一泻千里。正如习近平同志所引用的这句古语所言,确立什么样的标准,决定着有什么样的成效。多年来,针对改进作风,各种文件、各项制度,不可谓少,但为什么“四风”仍然在一些地方大行其道呢?原因还是在标准不高、执行不严。所以,在教育实践活动中,必须坚持高标准、严要求,才能“夫惟病病,是以不病”——因为注意防治疾病,才能做到不生病。

■ 原典

古人有云:非知之难,惟行之不易。行之可勉,惟终实难。是以暴乱之君,非独明于恶路;圣哲之主,非独见于善途。良由大道远而难遵,邪径近而易践。小人俯从其易,不得力行其难,故祸败及之。君子劳处其难,不能力居其易,故福庆流之。……取法于上,仅得为中;取法于中,故为其下。

——﹝唐﹞李世民《帝范》

■ 释义

《帝范》是唐太宗李世民自撰的一部论述为君之道的政治文献,成书于贞观二十二年(648年)。李世民告诉太子李治:“饬躬阐政之道,皆在其中,朕一旦不讳,更无所言。”不讳:死亡的婉词。书中,唐太宗对为政者的个人修养、选任和统御下属的学问,乃至经济、民生、教育、军事等事务都做了颇有见地的阐述。

“取法于上,仅得为中;取法于中,故为其下。”意为:以上等作为标准,只能收到中等的效果;以中等作为标准,只能收到下等的效果。《四库全书》本文下释为:“孔子曰:取法于天而则之,斯为其上。颜、孟取法于孔子而近之,才得其中。后儒取于颜、孟而远之,则为其下矣。既为其下,何足法乎?为儒者当取法孔子、颜子、孟子,为君者当取法于尧、舜、文王。”南宋文学批评家严羽在《沧浪诗话》中也有类似的阐述:“学其上,仅得其中;学其中,斯为下矣。”可见,无论立事还是治学,一定要放宽视野,高定标准,这样才能实现预期目标。


上一条:一心可以丧邦,一心可以兴邦,只在公私之间尔。 ——《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》等文中引用
下一条:当官之法,惟有三事,曰清、曰慎、曰勤。 ——《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·在浙江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上作报告时的插话》等文中引用
关闭窗口

单位地址:郑州市郑开大道76号河南财政金融学院象湖校区
办公地点:院系办公楼
联系电话:0371-85305232
copyright @ 2020 河南财政金融学院会计学院 版权所有


    财金会计之窗

      学院网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