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深化“三全育人”工作格局,全面梳理新学期学生工作重点,倾听学生心声,优化管理服务,会计学院于4月14日在学院会议室召开2023-2024学年第二学期学生工作座谈会。学院党总支书记帖伟芝、院长马荣贵、全体辅导员、班主任代表、团学组织骨干及各班学生代表共50余人参加会议。会议由党总支副书记李明阳主持。
一、会议背景与目标
帖伟芝书记在开场讲话中强调,学生工作座谈会是学院推进民主管理、加强师生沟通的重要平台。新学期伊始,学院旨在通过本次会议聚焦学生需求,回应实际问题,凝聚共识,明确方向,为全面提升学生管理效能和育人质量奠定基础。她指出,座谈会将以“问题导向、共谋发展”为主线,重点围绕学风建设、第二课堂活动、心理健康教育、就业指导服务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。
二、阶段汇报:总结与展望
会议第一阶段,学院团总支、学生会、青年志愿者协会等学生组织负责人依次汇报了新学期工作计划。团总支书记武志祥从思想引领、组织建设、品牌活动三方面展开,提出将结合建党103周年主题开展“红色会计人”系列教育活动,并计划联合企业党支部共建实践基地。学生会主席袁可树重点汇报了学术竞赛、文体活动的筹备情况,包括“财会技能大赛”“校园财会文化节”等特色项目,同时提出优化活动宣传渠道、提升学生参与度的具体措施。
辅导员代表杨晶老师围绕学风督导工作进行了专题发言。她通过数据对比分析了上学期各班级出勤率、考试合格率及竞赛获奖情况,指出部分班级存在“重实践轻理论”倾向,并提出建立“学业导师+朋辈帮扶”双轨制、增设“学风建设月”等改进方案。
三、师生互动:倾听诉求,共商对策
在自由讨论环节,学生代表踊跃发言,结合自身经历提出建议。2022级会计3班李同学反映:“部分专业课程难度较大,课后答疑渠道有限,希望学院增设固定答疑时间或线上辅导平台。”2023级审计2班张同学建议:“宿舍区自习室开放时间较短,能否延长至晚间11点,方便学生复习备考?”此外,学生代表还就实习资源对接、校园文化活动形式创新、心理健康讲座频率等问题提出了意见。
针对学生诉求,现场教师逐一回应。教学副院长李婷婷表示,将推动教研室建立“课程答疑轮值制度”,每周安排教师定点答疑;后勤管理处负责人现场承诺协调延长自习室开放时间。帖伟芝书记特别强调:“学生事务无小事,各部门需建立‘问题清单’和‘责任台账’,确保每项建议有跟进、有反馈。”
四、领导部署:锚定重点,擘画蓝图
院长马荣贵在总结讲话中充分肯定了师生共议共谋的务实氛围。他结合学院“十四五”发展规划,提出新学期学生工作的三大方向:
1.强化学风建设长效机制:推行“学风建设积分制”,将课堂表现、竞赛参与等纳入评优考核;组建“优秀学子宣讲团”,发挥榜样引领作用。
2.深化产教融合育人模式:对接行业龙头企业,拓展实习就业岗位;邀请企业高管开设“会计职业发展讲堂”,助力学生职业规划。
3.构建心理健康防护网络:完善“宿舍-班级-学院”三级预警机制,试点“心理委员持证上岗”制度,定期开展团体辅导活动。
帖伟芝书记补充强调,要持续加强学生工作队伍建设,通过“辅导员工作坊”“班主任经验交流会”等形式提升教师育人能力,同时号召全体教师践行“一线原则”,深入课堂、宿舍与学生面对面交流,切实解决急难愁盼问题。
五、凝心聚力,启航新程
会议最后,金颖颖副院长宣布启动“我为学院献一策”常态化意见征集活动,依托学院公众号开通线上建议通道,进一步拓宽学生参与治理的途径。参会学生代表纷纷表示,座谈会架起了师生沟通的桥梁,提出的措施具体可行,对学院发展充满信心。
此次座谈会既是新学期学生工作的动员会,更是凝聚合力、攻坚克难的部署会。会计学院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,持续完善“以学生为中心”的工作体系,推动人才培养质量再上新台阶,以优异成绩迎接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。
撰稿人:陈家康 审核人:帖伟芝
